艾草的清香与藏药芬芳弥漫校园,千年医学智慧在雪域少年的眼眸中流转生辉。5月21日,正值小满,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省藏医院携医护人员一同走进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用名医义诊搭起健康桥梁,借古籍文献与器械铺展文化长卷,用香囊药贴点燃实践热情,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藏)医药文化盛宴。

名医义诊搭建健康桥梁
活动伊始,中(藏)医义诊服务区便热闹非凡,同学们纷纷围聚过来,希望能从专家那里获得健康建议。在正骨演示区,来自省中医院的骨伤科专家认真地向同学们讲解:“颈椎不舒服的孩子们要注意,每天做3组‘米字操’,可以让颈椎更轻松。”并亲自示范动作要领。一旁的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也在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中医调理方案,从饮食到作息,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在视力检查区,初一年级的德吉卓玛检查完视力后,与同学分享:“最近总觉得眼睛疲劳,医生不仅仔细检查了我的视力,还教了我很多保护眼睛的中医小妙招,太实用了!”
省藏医院的义诊区同样人气爆棚。医护人员专注地为学生开展脊柱侧弯触诊筛查,一边检查一边亲切叮嘱:“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坐姿,多活动活动。”藏医儿科专家针对孩子们的常见疾病,给出了极具藏医特色的治疗建议。现场开展的藏医体质辨识活动,更是引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大家排着队,好奇又兴奋地参与其中。

文化展示尽显传统魅力
“原来这就是黄芪啊,和我在药汤里看到的不一样。”在省中医院的中药材标本展示台前,形态各异的药材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一边观察,一边发出惊叹。中医非药物疗法展示区也人头攒动,针灸、拔罐、艾灸等传统疗法的演示,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不少同学还亲自体验了艾灸,亲身感受中医传统疗法的独特魅力。
省藏医院展示的藏医特色外治器械、古籍、植物标本和特色制剂,将藏医药文化的神秘与独特展现得淋漓尽致。藏医优杰疗法、火灸疗法、铜罐疗法的现场演示和体验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高一(2)班学生久美多杰在体验完各个义诊服务后,难掩兴奋之情:“我刚刚体验了耳穴埋豆、刮痧、中(藏)医把脉,了解了中(藏)医的基本理论、常见的药材和特色疗法,这些知识太有趣了。我会用心感受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学习中(藏)医文化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实践体验感受文化乐趣
中(藏)医药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其中。在省中医院组织的古法香囊制作活动中,医院制剂中心副主任药师马洁琼详细讲解了香囊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原理:“这个香囊里的艾叶可以驱蚊,薄荷能提神醒脑。”在她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称量药材、细心缝制香囊,不一会儿,一个个散发着沁人药香的香囊便制作完成了。
传统中(藏)医养生操体验活动也备受欢迎。医护人员表演的八段锦和藏医保健养生操动作优美流畅,一招一式尽显神韵,同学们纷纷跟学,沉浸在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之中。在颈椎操学习环节,大家跟着医护人员缓慢练习,在舒缓颈椎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中(藏)医健身功法的独特韵味。
省藏医院开展的藏药贴剂疗法和膏剂体验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师生。同学们在亲手实践中,深入了解了藏医药文化的特色和功效,对这门古老的医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省中藏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表示,此次中(藏)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意义深远,通过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更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中(藏)医药文化氛围,为中(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相信未来,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化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