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聚焦青年健康需求,积极作为、精准发力,全面落实《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从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多个维度扎实推进工作,全方位为青年成长筑牢健康根基。
精准施策,满足青年多元健康需求
一是健康赛事与节目齐驱并驾。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青海战队选拔赛暨健康青海健康达人评选活动,荣获“地区风采奖”和“健康素养家庭”奖,激发青年追求健康生活的热情。与青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录制专题节目、开设电台专栏,专家科普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助力青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024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8%,较上年提高2.51个百分点。二是联合宣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长。卫生健康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组织学校围绕“三减三健”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70余次,走进52所中小学,1.6万余名青少年在活动中收获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三是体重管理行动助力健康体魄塑造。制定“体重管理年”方案,计划三年内实现学校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全覆盖,推动校园内禁止售卖“三高”食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针对超重肥胖学生,开展合理膳食、主动运动和心理干预等保健工作,帮助其实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全方位帮助青年塑造健康体魄。四是营养知识融入校园日常。以“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为契机,疾控中心与教育部门走进83所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3.4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饮食观,为青年健康成长奠定营养基础。
密织防线,守护青年健康
一是传染病防控力度升级。充分利用“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主题日,深入推进防艾宣传进社区、企业、医院、校园、家庭,将主题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融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青年学生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有效增强青年防艾意识。二是职业病防治精准有力。在职业病宣传周和“五进”活动期间,深入110余家企业,开展410次宣讲,覆盖16万余人次,组织接害劳动者培训,开展40853名名青年劳动者体检,为青年职业健康撑起“保护伞”。三是控烟行动有序推进。落地实施《青海省2024年控烟干预工作方案》,全省控烟工作从宣传、环境建设到监测、服务完善全面铺开。在世界无烟日期间,与教育部门携手举办高校控烟演讲赛,让青年成为控烟“代言人”。烟草流行监测有序开展,对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督导检查,结合“爱国卫生月”等契机宣传,让控烟理念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关注心理,守护青年心灵家园
一是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精神专科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建设,西宁市、海东市试点先行,搭建心理咨询平台,成立辅导中心和辅导站,开发本土化校本课程,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西宁市中小学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5·25心理日辅导、关爱留守儿童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创新教育形式。出台13项措施,健全心理健康信息员制度、落实减负要求、强化关爱帮扶,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三是畅通心理危机干预渠道。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学校的协作机制,为学校提供心理讲座、测评等服务,培训教师专业能力。发挥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热线作用,24小时守护青年心理健康,开展关爱援助工作,促进亲子沟通,助力情绪障碍青少年康复。
优化服务,提升青年健康生活品质
一是残疾鉴定康复服务更贴心。配合省残联优化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方案,缩短残疾证办理时间,简化流程。建立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全省36家医院开设康复科,实现市州全覆盖。二是母婴安全保障更坚实。密切监测母婴安全形势,多次组织评审和动态数据调度,加强重点地区指导。强化孕产妇妊娠风险管理,畅通急诊急救通道,保障母婴安全。实施多项妇幼健康服务项目,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7.8/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3‰和3.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出生缺陷防治更有力。深入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2024年婚检率保持在70%以上,为新生命的健康诞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