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脚步迈入“十四五”,卫生健康领域的各项改革正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向纵深推进。为更好地搭建线上线下交流沟通权威平台,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健康报》推出“智库对话会”栏目,聚焦行业改革发展重点、热点和社会关注点,对话业内权威人士,为您解析深层内涵。
近期,青海省在全面总结十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基础上,深入分析短板弱项,制定出台《青海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十多项政策措施。青海省在全省选择13家公立医院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试点,按照“一院一策”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任务台账和考核评价体系,推进能力提升、提质增效、优化结构。健康报记者专访了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苏全仁。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青海省是如何构建发展新体系的?
苏全仁:结合青海省实际,我们通过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
在县域,我们在巩固提升试点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26项具体任务,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截至目前,青海省共组建45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覆盖61家县级医院、33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形成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新型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县域就诊率达到85%以上,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在城市,青海省将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目前,全省共组建专科联盟44个,10家省级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等81家医院建立了各类医联体,共结对108对,专业类别覆盖呼吸、心血管、肿瘤、血液等多个学科。
此外,青海还以省人民医院为依托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输出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分别与中日友好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青海高地”。
青海如何为公立医院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动力?
苏全仁:为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青海省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公立医院人、财、物统筹管理,强化成本核算,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升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核心业务供给效率。青海省明确提出5项控费措施、20项监测指标,下达各市州及省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目标。2021年,全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2%以内。
青海省还在全省66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组织全省二、三级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基本实现公立中藏医医院绩效考核全覆盖,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医院等级评审、补助资金等挂钩。
为了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青海省持续完善公立医院治理体系,通过优化财政补助方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分类优化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激励人才脱颖而出;深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在巩固和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动态增长机制。
青海省还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开展评估基础上动态调整17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西宁市、海东市第一批DRG和DIP国家试点基础上,在其他6个市州全面推行DRG付费工作。西宁市被国家列入18个DRG付费示范点城市。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当前和今后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
苏全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与扎实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具体行动。
一是在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上下功夫。青海省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高水平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建设,提升重特大疾病省域内诊疗能力;通过专科共建、资源下沉、科研项目协作等方式,推进城市医疗集团、重大疾病专科联盟建设,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青海省还继续完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发挥公立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牵头引领作用,突出特色科室建设,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
二是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青海省积极推动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补偿机制,解决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后顾之忧。青海省还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评估,达到启动条件后稳妥有序调整价格;持续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进一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在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青海省加快推进医院运营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聚焦人、财、物、技等核心资源,聚焦医、教、研、防等核心业务,重点构建精细化的人事管理、绩效管理、单病种管理体系。青海省还基于数据支持,提升医院运行管理效率和质量,提高医院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转变运营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提质增效。
四是在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上下功夫。青海省不断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巩固和深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开展青南和环湖支医行动,制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以专科建设带动受援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此外,青海省还推进医学技术创新,推进医疗服务创新;通过强化信息支撑作用,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五是在强化公立医院体系创新上下功夫。青海省通过全面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医务、护理、药品、院感、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长效机制;通过提高不同地区、级别、类别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不断缩小医疗质量地区间差异。此外,青海省还建立了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医防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