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机构职能 > 内设机构 > 医政处 > 工作信息

关于印发青海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4年11月08日 09:50 【字体:


各市(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保局、疾控局、药监局,省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行业、民营医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委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号),进一步推进我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将《青海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海省教育厅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青海省财政厅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青海省医疗保障局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118



青海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委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2025年,全省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支持省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高水平儿童医院,带动提升全省儿科诊疗能力,特别是疑难、急危重症诊断与治疗水平。省级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区(床位数达到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数2%—5%),省人民医院和省交通医院开展儿科住院服务,省第三人民医院和省第四人民医院开展儿科门诊服务。市(州)级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80%县级综合医院开展儿科住院服务。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开设儿科病房,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开设儿科门诊,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医医院开设儿科门诊。支持市(州)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儿科病房,鼓励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儿科门诊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儿科。(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二)优化儿童医疗服务资源以医联体为载体整合区域儿科医疗资源,畅通儿科患者上下转诊通道,建立医联体内儿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支持省妇女儿童医院和省妇幼保健院牵头打造一批跨区域儿科专科联盟,鼓励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加入跨区域儿科专科联盟。开展儿科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及互联网诊疗,推广“云上妇幼”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各类帮扶机制,引进省内外儿科优质资源,提升受援地区儿科诊疗能力,持续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儿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定期出诊、巡诊。(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三)提高儿童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症诊疗能力。依托全省儿童实体瘤诊疗中心(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牵头)和全省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省妇女儿童医院牵头),开展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救治、转诊和康复。建立全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提升儿童先心病筛查救治能力。鼓励高水平医院探索开展儿童期重大疾病的成年阶段延续治疗。加大儿科院前急救人员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作用,完善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发挥各类慈善组织作用,畅通与省外医疗机构间转诊机制。根据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加强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相关紧缺医疗设备,满足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需要。(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四)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提升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以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为抓手,提高省域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和处置能力,关注躯体疾病患儿心理健康需求。支持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有条件的设立心理辅导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发挥中(藏)医药保障儿童健康方面的特色优势。中(藏)医医院应积极优化中(藏)医诊疗方案,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积极运用中(藏)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干预。鼓励在儿科领域有专长的全国名中医、全省名中医在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传承工作室,开展传承带教和示范指导。(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六)推进儿童保健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儿童保健人员,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加强流动、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家庭医生签约优先覆盖儿童等重点人群,鼓励针对儿童设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积极吸纳医疗机构的儿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面向儿童开展签约服务。(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七)提供高质量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开展儿童健康管理,做好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加强儿童传染病预防。增强学校、幼儿园儿童常见病预防保健能力,针对儿童时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监测评估,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加强对儿童慢病、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省疾控局、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改善儿童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建设环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设施符合儿童生理需求、建筑符合儿童安全要求、医疗保健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机构。推广多学科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一站式”入出院服务中心等便民措施。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切实服务患者,提高医患沟通效果。(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九)支持儿科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和高原转化医学中心科研和转化能力,重点解决高原地区出生缺陷、儿童罕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问题。探索医工、医技、医信、医护、医药结合。推动儿童用药、医疗器械等方面“产学研用一体化”。(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昆仑英才行动计划”人才培养项目,培育儿科专业人才梯队。支持青海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点培养儿科方向硕士研究生。加强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向儿科专业倾斜。鼓励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藏)医医师从事中(藏)医儿科诊疗工作。对二级以上医院内科高年资医师开展儿科专业培训,在儿童就诊高峰期充实儿科医疗力量。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对口帮扶受援医院申请儿科帮扶需求的同时,必须选派合格人员参加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协同性。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项目选择、调价总量分配、合理比价关系等方面,对儿童临床诊断、有创检查、中医非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在价格政策上予以倾斜,六岁及以下儿童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可上浮30%。结合医保基金运行实际,将白血病等病种纳入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范围。(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完善落实儿科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儿科人才招聘力度,科学合理设置儿科紧缺人才招聘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儿科医师,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公立医院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充分考虑儿科医务人员工作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推动综合医院儿科医师薪酬水平不低于其他医师平均薪酬水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省级儿科项目建设。结合实际,落实地方财政投入责任,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合理安排儿童医疗卫生支出。结合实际探索通过省市(州)共建、市(州)县共建、校院共建等多种方式,统筹资金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对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投入倾斜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强儿童用药管理。建立完善儿童用药遴选制度,做好儿童用药配备管理,促进儿童用药在医联体内共享使用。按照处方剂量精准调配儿童用药,特别是针对低龄儿童的药品调剂,加强个性化给药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开展儿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提高儿童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及合理用药水平。坚持以儿科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药品生产企业研发,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制剂特色作用,强化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研发,在区域内推广和应用。(省药监局、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纳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青海建设等工作部署。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区域内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持续提升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行定期调度;各级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疾控、药监等部门要按规定落实儿童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附件: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附件

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性质

计算方式及指标说明

2025年工作目标

资源配置

1.每千名儿童床位数

定量

全省儿童床位数/同期该辖区儿童人口数×1000

2.5

2.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

定量

全省儿科(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 同期该辖区常住儿童人口数×1000

0.87

3.每千名儿童儿科护()师数

定量

全省儿科护()师数/同期该辖区常住儿童人口数×1000

逐步提高

4.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精神心理科设置率(%)

定量

全省设置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数量/同期该辖区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总数×100%

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县域内有一家医院开展精神科住院服务

服务供给

5.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数

定量

全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数

48

6.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定量

全省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人数/全省适龄儿童人口数×100%

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7.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

定量

全省0—6岁儿童纳入健康管理人数/全省0—6岁儿童人口数×100%

≥90%

8.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

定量

全省儿童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全省儿童人口数×100%

逐步提高

健康水平

9.新生儿死亡率 (‰)

定量

全省年内出生至28天内(0-27) 死亡的新生儿数/活产数×1000%

≤3.0‰

10.婴儿死亡率(‰)

定量

全省年内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人数/ 活产数×1000%

≤5.0‰

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定量

全省年内不满5周岁儿童死亡人数/活产数×1000%

≤6.0‰

12.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

定量

全省5岁以下儿童贫血人数/全省5岁以下儿童人口数×100%

≤10%

13.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定量

全省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人数/全省5岁以下儿童人口数×100%

≤5%

14.儿童近视率(%)

定量

全省儿童近视人数/全省儿童人口数×100%

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

15.儿童超重、肥胖率(%)

定量

全省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全省儿童人口数×100%

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