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4月4、5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气温上升,阴气渐退,万物生长,吐故纳新,是养生的重要时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天气清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会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等活动。
清明前后,天气多变,疾病高发,所以要非常重视清明养生保健。下面从饮食篇、起居篇、运动篇、防病篇四个方面来了解下中医如何在清明时节养生。
一、饮食篇
●饮食调养:减酸宜甘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食用一些嫩芽类新鲜菜蔬,有助于祛除冬日浊气,升发春日阳气。但肝气过于旺盛,反而容易损伤脾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适当吃一些辛味食物,疏发肝气、补益脾气;饮食宜减酸、增甘、多辛,清淡可口,富含营养。
▲下面推荐三款清明养生食谱:
1.薏米鸽子汤
食材:薏苡仁30克、白鸽1只、生姜、盐等调料适量。
做法:薏苡仁洗净,稍浸泡;白鸽宰净、去肠杂,同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适量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滋肝养肾
2.枸杞瘦肉汤
食材:鲜枸杞叶30克,猪瘦肉150克,油、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鲜枸杞叶洗净,猪瘦肉洗净后切片。炒锅烧热,放入油,加入猪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水,放入鲜枸杞叶,大火煮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养肝、补肾
3.土豆山药粥
食材:土豆100克,鲜山药5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桂花卤适量。
做法:将土豆削皮洗净,切成大丁。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里,煮开后加入土豆丁,山药去皮,洗净,切碎,放入锅中,转用小火熬成粥,待粥将成时放入桂花卤、白糖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
二、起居篇
(一)适宜穿衣,随时增减。
清明节前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俗话说“二月乱穿衣”,就是描述的这个现象。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所谓“春捂” 也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自身身体素质,随时增减衣物。
(二)起居有节,夜卧早起。
春为肝气当令。春主生发,立春之后,人体内的肝气逐渐旺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而阴气相应逐渐消退。此时节,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做到晚睡早起(晚睡并不是指熬夜)。
中医认为,辰时即上午7-9点,人体足阳明胃经当令,应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同时,睡好“子午觉”(中午11-13点的午觉,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晚觉),补足精力,以防春困。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即可。《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在清明前后,切记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天正是阳气生发之时,要顺应四时,才能更好的保养我们的身体。
三、运动篇
▲清明节后气温回升,大家纷纷开始选择去踏青或者户外运动,那么户外运动
有哪些注意呢?
(一)虽然春天天气转暖,但仍需提防早晚温差,若是
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锻炼,应注意保暖。
(二)运动前应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后应做好整理运动,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三)运动前合理进食,尽量不空腹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不快速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
(四)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
▲适合清明的养生运动。
(一)和缓运动型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健走、慢跑等相对安静的运动更适合刚刚从寒冬走过来的你。且走且跑且停,时快时慢,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保健作用。
(二)休闲趣味型
远足、徒步可以练习脚力,带动身体的大循环。对于远足与徒步有一定困难,或是受时间限制的人,可以选择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放风筝。
(三)保健养生型
春练对于年轻朋友而言可能更为简单易行,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气功功法来习练。
四、防病篇
(一)注意防“春瘟”
清明时节,气温迅速升高, 昼夜温差较大,仍然偶有寒流侵袭,且多风,这种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疾病。尤其是小朋友和老年人,要注意避风寒,不要过早地减衣,根据气温适当地添减衣物,注意预防流感、手足口病、猩红热、麻疹、风疹等传染病。出门戴好口罩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作。
(二)提防过敏性疾病
清明已是百花开放、柳絮翩翩飞的时间,空气中粉尘含量高,花粉、柳絮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吹散到空气中,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人群可以减少出门或者尽量减少去柳絮花粉多的地方,出门戴好口罩可以减少呼吸道过敏症状。
(三)切勿过悲,调顺肝气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都会通过祭祖、扫墓来寄托哀思,缅怀先人。但切记过度悲伤,要尽量保持稳定、舒缓的情绪来面对当下的生活。
中医认为春季五行属木,与肝相应,而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我们处于自然社会之中,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进行相应的情感反应,是十分正常的,所以要学会适当的情感发泄及情绪管理。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所以适当地宣泄情绪即可,千万不要让不良的情绪长期占据你的心里。
五、经络养生
▲清热降火:按压合谷穴、劳宫穴、太溪穴、行间穴。
▲宣通肺腑: 点按列缺穴、风池穴、尺泽穴、鱼际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