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老年人尽早发现健康风险因素和早期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就诊,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我省自2011年起,全面实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每年免费为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体检,截至目前,已有近495万人次老年人享受了此项服务,共投入资金约6亿元。2023年,省卫生健康委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持续提升老年人满意度和感受度,上半年,已完成体检24.63万人。
一是明确任务。按照《青海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实施方案》,人均130元体检标准,省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末就及时协调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3年的体检经费,同步分解下达各市州体检任务和工作绩效目标。同时明确体检项目,内容包括:常规物理体检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眼底、肝肾功能、听力、X光等辅助检查等30项。
二是广泛宣传。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体检时间、地点、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微信、发动村(居)委会和小区物业、发放体检宣传资料、大喇叭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广大老年人积极按时参加健康体检。
三是精心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优化体检服务流程,周密安排体检工作。对在附近居住的老年人集中到医疗机构体检,对交通不便的老年人采取专车接送,对偏远地区老年人采取集中到村委会或村卫生室开展体检,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到养老机构开展体检服务,对行动不便老年人采取上门服务等方式,全力推进老年健康体检服务无死角全覆盖。
四是贴心服务。体检过程中,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鸡蛋、牛奶、面包、馒头等营养早餐,及时解决体检老人空腹抽血后的就餐问题。同时,在老年人等待检查时,通过健康大讲堂、健康咨询等方式,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科普,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满意率和获得感。
五是医防融合。体检过程中,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老年人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及时录入电子健康档案。体检结束后,2周内将体检报告和体检结果分类进行反馈,根据患病情况,由家庭医生给予个性化指导就医或用药。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季度随访、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服务。对体检中发现的可疑的传染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就诊,出院后做好跟踪随访工作。针对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积极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作用,将上级医院医生加入体检队伍,切实提高体检水平和质量。各机构定期汇总老年人体检结果,及时分析评估辖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辖区老年人疾病干预工作方案。
六是加强监管。为及时掌握各地工作进展,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每季度上报1次体检进展报表,确保年度体检任务全面完成。积极组织全省按照《青海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机构体检工作规范性、及时性、完整性定期逐级开展绩效评价,省级每年开展1次现场评价,市州和县区级每年开展2次评价,机构内部每季度一次自评,并将评价结果与体检经费补助挂钩。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作用,每季度对辖区各体检机构进行督导,列出问题清单,并督促体检机构及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