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固本强基,用“小财政”构筑起“大民生”。2024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对标对表、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加快,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健全。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536个,拥有各类基层卫生人员24432人,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8.57%和21.35%,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6554张,较“十三五”末增长2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落实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资金1.72亿元,30%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于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设备改造升级和人员培训。落实中西部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项目,14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投入200万元,共投入2800万元。依托韩红基金会大型医疗援助公益行动项目,累计为基层配备巡诊及转运型救护车130辆,建设乡村急救室、配备巡诊包等,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回诊疗和急救能力大幅提升。大力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全省共579家医疗机构接入应用平台,涉藏六州386家医疗机构平台应用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基层依托平台开展远程会诊1091次、远程影像诊断19856例、双向转诊4971例、远程心电诊断5093例、远程教育32次,课件学习2411人次,课件下载10298人次。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举措更有效。出台《青海省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与14个省级单位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协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持续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自2022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投入补助资金3000万元,累计投入10770万元,建成社区医院24家,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22家,达标率27.73%,比国家要求的西部地区标准提高17.73%,比全国平均标准提高7.73%。全省2563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占村卫生室总数的61.11%,较上年提升16.11%。各地通过大力发展全科、中(藏)医、康复、儿科等多种举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297.75万人次,占全省总诊疗量的45%,较上年增加31.95万人次,较“十三五”末提高24.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11.9万人次,占全省总出院人次的9.09%,较上年增加1.7万人次。2024年黄南州乡镇卫生院门(急)诊11.49万人次、出院5878人次,分别较上年增长23.9%、57.97%。海北州乡镇卫生院门(急)诊22.21万人次、出院4137人次,分别较上年增长27.54%、88.47%。2024年我省5个案例入选健康报—2023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实践。
三是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运行更紧密。先后出台《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青海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省级层面细化医保总额付费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一主十辅”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省39个县共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6个,各医共体持续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全省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医生值守门诊服务。同时,加强对口援青、对口帮扶、“组团式”帮扶、青南支医、环湖支医工作,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目前,已开展村级巡诊和乡级派驻服务诊疗量近6万人次,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183个,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海南州共和县患者县域外转诊人次由2021年660人次下降至302人次,县域内就诊率由2021年的90.1%提高至95.8%。
四是基层中(藏)医药发展更有力。全面落实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县级中(藏)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22个,建设中(藏)医馆4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馆建设覆盖率达100%。打造旗舰中(藏)医馆48个和中(藏)医阁175个,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中(藏)医药服务可及性持续增强。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以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为达75.41%和90.21%。联合省医保局出台中藏(蒙)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政策,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6类35个中(藏、蒙)医优势病种日间病房医保结算服务,让患者实现“白天在院治疗,晚上回家静养”,不仅为患者提供便捷的中(藏)医服务,而且进一步降低广大群众的就医费用。
五是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规范。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15元提高至94元,全年落实补助资金55930万元。增加省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大类8小类,年投入3000万元。年落实补助资金5000万元,开展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患者和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季度随访、年度体检和健康教育,共管理各类重点人群205.6万人,提供服务600万人次。联合医保等3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机制的通知》《青海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等规范性文件,首次明确了签约服务收费标准20元及其支付方式,努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全省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69.85%,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86.84%。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三家”服务模式、“七进四送”活动和“3+1+N”团队建设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肯定,西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典型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我省3名乡村医生、1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荣获“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个人(团队)入围案例。
六是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更强劲。全面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录的479名2023届大学生乡村医生全部到岗并纳入编制,完成65名2024届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工作。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训项目,年内培训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539名,其中中(藏)医骨干460名。落实基层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提高县乡两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累计评定约400人。2024年共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295人,完成全科医生转岗60人。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95.1%,村医队伍中持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人数占34.42%,均较上年略有增长,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联合省科教文卫体工会首次为我省48名乡村医生开展疗休养。2名基层骨干人才入选2024年度“昆仑英才•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项目”。1名乡村医生、2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被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评为“暖心乡村医生”和“暖心乡镇卫生院院长”。青海省甘德县柯曲镇卫生院院长尼玛拉毛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泽库县王家乡卫生院入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