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新闻发布之二十四——海南州贵德县人民医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时间:2024年07月23日 17:19 【字体:

西海都市报记者问:我们了解到,2019年9月开始,青海省人民医院和贵德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府合作”紧密型医联体协议,推动县域综合医改,请问贵德县人民医院是如何通过“院府合作”带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人民群众从中获得了那些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2019年9月,为积极响应省卫生健康委通过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青海省人民医院和贵德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府合作”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21年,贵德县人民医院被列为全省首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我们以“院府合作”紧密型医联体平台为有力依托,以公益性为导向,结合医院实际,围绕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综合管理能力提升

医联体总院先后组建3批次8名各专业组成的专家团队进驻医院开展帮扶,以党建、管理、技术、学科建设等为抓手,以八大管理委员会为纽带,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450余项,新建调整科室49个,重组划分职能科室9个,开设“名医工作室”3个;加强成本全过程管控,持续推进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指标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在“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绩优筹”、“六倾斜”基础上创新实施绩效二次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满意度逐年上升。创新实施“双主任、双专家”制,把省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科研技术经验留在了县医院,深入实施名医“师带徒”、“手把手”传帮带,实现本地年轻医师与帮扶专家面对面授课,一同坐诊、查房、手术,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升临床诊疗技术与水平,同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医疗资源。

二、推动专科技术能力提升

在总院委派的专家团队帮扶指导下,我们先后建成重点、薄弱专科17个,今年获批省级重点专科1个,率先开设运行州域内县级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等9个特色亮点科室,率先在州域内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医疗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慢阻肺早筛与综合干预项目在全省县域内率先实施。近年来,2名医师分别获得青海省“昆仑英才—高原名医”和“高原基层名医”称号,3名青年医师被评为“青海省中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选。专科建设能力、诊疗水平取得明显进步提升,2023年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占比32.7%,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累计申报三新技术项目61项,通过9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9项,成功发表医学论文19篇,新技术业务、新课题开展能力不断攀升,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就医群众的多种诊疗需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打造“医联、医共”双体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在“院府合作”医联体帮扶下,我们组建贵德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形成了以医院为总院,疾控中心、妇幼中心和县域9所乡镇卫生院、134家村卫生室为成员的县域新格局,纳入全省首批试点改革地区,统筹医共体编制资源,率先在全州完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剥离工作,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成立医共体党委,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健康发展。在党建引领下,总院成立医共体医疗、人事等“十大管理中心”,通过分工履责,打造“县乡村一体、以县促乡、以乡带村”新模式,创新推行“科包院”帮扶机制,形成人员使用一盘棋、资源使用一张网、财务管理一本账、医疗质量同质化的管理格局,实现“管理统起来、制度活起来、信息联起来、医生动起来、能力提起来、慢病管起来、健康强起来”的发展模式。2023年,全县县域内就诊率81.5%,住院量占比60.5%,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住院人次同比增长6.2%、10.3%。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重点专科能力建设,优化资源管理利用,深入推动多学科诊疗,以专科能力提升带动人才梯队建设,提高诊疗技能操作水平;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畅通信息互联互通网,实现信息共享、医疗互通、分级诊疗、协同救治新模式,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水平,实现本地病、常见病、多发病在医院内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卫生院解决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