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新闻发布之二十二——青海红十字医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时间:2024年07月23日 17:10 【字体:

    青海日报记者问:我们了解到青海红十字医院是全省首批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公立医院之一,请问青海红十字医院在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方面有何成效?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我院以学科建设为引擎,科研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强化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一是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以满足区域内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近三年成功引进22名学科带头人,从顶层设计上对优势专科、潜力学科、后进学科进行整体规划布局,补齐短板,激活专科发展活力。目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由原先的4个增加到10个,省级特色专科2个,省级质控中心5个,省级危重救治中心6个,省级医联体4个。其中麻醉、妇产、临床营养和消毒供应等4个省级质控中心2023年考评成绩优异,在全省76个质控中心中分别位列1、第2、第4、第6名的好成绩;医联体建设不断扩大,妇产科医联体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已覆盖全省80余家医疗机构及13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单位给予全方位的医疗技术支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已覆盖海西州及海南州10余家医疗机构及200余名基层医师,每年通过远程信息平台会诊、转诊的患者超过1000余例;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率先在全省建立以急性心梗为主的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并建成了涵盖全省61个州县医疗单位的急救网络体系,每年挽救上百名心梗患者。同时,2023年医院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青海省卫生健康委“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点评审,提升了医院适老化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在青海省率先开展日间手术,成立日间手术部,集中规范化管理日间手术,率先成为达到省卫生健康委日间手术占比≥10%要求的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日间化疗和日间介入手术,获批青海省日间诊疗质控中心,2024年4月获批全国第二批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属西北第二家,青海省首家。目前我院年日间手术量达2500例,药占比18.36%,耗占比7.28%,有效节约了医保资金,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医院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进一步完善肿瘤、老年疾病等相关MDT小组,成立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同时医院不断提升公益性,加强服务基层的力度,自2022年起先后选派30余名业务骨干入驻海南州人民医院协助开展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共建,期间,帮助完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认证;医院近五年累计选派318名业务骨干深入全省6州14家医院开展支医帮扶,其中对囊谦县人民医院帮扶长达36年,显著提升了受援医疗机构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使广大农牧区群众在家门口得到较好地医疗服务,实现了就地就医。

三是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医院鼓励科研创新,制定科研奖励办法及经费配套机制。国家级及省级科研分别给予5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并给予1:1配套科研经费支持。院内自选项目通过验收鉴定的分别给予2000元—2万元不等的奖励。近三年间,医院共立项科研课题56项,完成鉴定49项,其中国内领先3项,国内先进39项。同时,开展“三新”项目93项,其中国内先进8项,省内领先71项,2023年医院妇产科荣获北京协和医院“国家级妇产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通过加强开展临床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增强医院对高原地区疑难危重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四是强化信息支撑作用。成立数据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高位调动数据信息对医院发展的助力作用,实现各项工作间的互联互通,为群众健康筑牢坚实的信息基础。2023年被列入“青海省首家空中医疗救援试点医院”,成为上海瑞金医院航空医疗救护协作单位,协作推进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及航空医疗救护工作,通过构建“空地一体、陆空接力、三级联动、覆盖全省”的救治网络,实现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发现、及时救治、有效转运和精准施治。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紧抓“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发展要求,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信息化建设等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确保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