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新闻发布之二十一——青海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时间:2024年07月23日 17:04 【字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统筹谋划、高位推动。2021年12月,我省出台《青海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同步选择13家公立医院开展试点。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青海省《关于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2—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2022—2024年落实14.9亿元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强化资金保障。先后6次召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和调度会议,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公立医院按照“一院一策”的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公立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治理体系和管理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初步呈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态势。特别是试点医院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发展方式、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方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为全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一、党建引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青海省中医院深化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分类考核、量化评分、督导通报、奖优罚劣,提升党建业务融合水平,将高质量发展业务指标纳入支部考核。都兰县人民医院与海西州人民医院建立“党建联盟”,进一步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完成“小支部”向“大联盟”的转身。

二、强化协作,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稳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提速推进高原病医学中心,累计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6亿元,建设海东市、海南州和玉树州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组建不同形式医联体共133个,覆盖所有省市(州)县级公立医院和343家基层医疗机构。我们通过构建由国家医学高峰、省级医疗高地、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组成的医疗服务新体系,提高了区域医疗综合承载能力,优质资源供给进一步扩大且下沉基层,更好满足了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今年一季度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为43.82%,较去年同期上升5.69个百分点。互助县人民医院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立县域综合医疗管理、远程影像等五大中心,实现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2023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2.6%。

三、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组建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实现了高原医学研究工作的政策性、系统性、规模性跨越。制定出台《关于推动高原转化医学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由4位院士和47名国内高原病、转化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高原转化医学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推进路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制定“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项目遴选工作,建立2023—2025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库,2023年支持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县共建县级临床特色专科8个。积极推进临床服务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进一步联动区域内网络医院搭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加强区域内各类医院统一协作。今年一季度,全省公立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为49.69%,较去年同期上升4.48个百分点,公立医院以医疗实力促医院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青海省人民医院围绕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外科等专科领域,积极开展新技术3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项,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强化科研能力,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连续发表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以高质量医学科研助力医院发展。

四、强化运营,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各级公立医院健全运营管理制度,完善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分析评价,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持续推进“后勤一站式”服务模式,医院管理成本逐步降低。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提质攻坚年行动,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为主线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率,更好为全省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黄南州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打造“全流程、精细化、智能化”医疗耗材供应链管理,推行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平均每月节约采购成本15.7万元,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探索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新服务。

五、深化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医药管理改革持续惠民,医保药品目录总数达3027种,出台藏(蒙)医医疗机构制剂医保目录,在全国率先实现藏(蒙)医医疗机构制剂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扎实开展DRG/DIP付费改革,91家医院实现DRG付费、123家医疗机构实现DIP付费,平均住院天数下降0.8天,兑现奖励资金9.5亿元。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688项,89%调价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完成7批次323种药品和16批次25类耗材集采,全省累计集采药品725种、耗材50类,药品耗材平均降幅超50%,节约采购资金约50亿元,药品耗材降价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六、多措并举,丰富高质量发展新内涵。各级公立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简化就医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分时段预约诊疗、手机终端结算、诊间(床旁)结算等,打造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注重文化引领和带动,结合医院实际,通过强化办院特色,规范院徽、院歌、院旗等文化标志,挖掘名医名家和先进模范事迹,打造文化与精神家园,使职工从思想上自觉遵守制度,让制度发挥管理效能。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升级改造“患者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医保咨询、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出院后随访、病历复印一体化,缩短患者出入院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海西州人民医院推出“点单式”便民医疗服务,根据患者实际病症和患方意愿邀请专家,点对点、面对面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医疗服务。海南州藏医院着力打造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设有医史、藏医、藏药、援建和院史4个展馆,收藏藏医药文物(仿品)、标本共计300余件(种),成为“海南藏医”文化的一张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卫生健康资源布局,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健全完善医保支付方式,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等,为广大群众提供流程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为体贴的卫生健康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