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新闻发布之十九——我省高原医学研究工作特色优势情况介绍

时间:2024年06月18日 11:32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6月考察青海期间明确提出青海要加快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的重大要求,对我省高原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高原医学研究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色优势:

一是地理环境优势。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多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含量、寒冷干燥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是高原医学如低氧习服、高海拔运动等的天然实验现场。

二是生态资源优势。青藏高原拥有世居及移居高原的多民族人群、大量的土生动物和特有植物,拥有我国第一个高海拔(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这些都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是平台优势。我省现有国家部委批准设立的实验室8个,省内高原医学实验室13个,高原医学、医学基础教育、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平台40个,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同时我们还拥有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为广大高原医学研究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研究平台

四是人才队伍优势。我省拥有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医院,有一支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科研的队伍,比如: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吴天一院士团队、青海大学格日力教授团队、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省高端创新团队、中组部团中央高原医学援青博士服务团、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等对口援青高水平专家队伍,这些团队在高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地方病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五是民族医药优势。我省中藏医药研究机构在中藏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在抗缺氧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高原相关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开发的红景天、高山辣根菜、蔓菁等单味药和70味珍珠丸、25味珍珠丸等高原慢性病适用的藏药,更好的服务高原群众。

六是学术交流优势。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主委单位设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先后成功举办了2届国际高原医学学术会议、8届全国高原医学学术交流会议,在高原医学相关基础、临床、预防、药物、护理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促进了高原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七是成果优势。我省高原医学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在世界达到先进水平。2004年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与低氧生理学术大会上确定了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即青海标准,该标准目前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修建、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高原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青海标准的相关内容也纳入国际级高原医学教科书,应用于本科、研究生教学。青海标准作为中国高原医学研究的代表作,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有力的保障了青藏铁路建设,在五年时间内近14万名筑路大军在极高海拔作业,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高原医学高层次人才和藏医药人才培养成绩显著,2006年青海大学获批内科学(高原医学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格日力教授为代表的导师已培养本土高原医学博士156人,95%的毕业生均扎根高原,投身高原医学事业。青海大学藏医学院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藏医药人才的摇篮,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博士生45名,硕士生226名,本科生2268名。这些成果为我省建设国家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省将着力按照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海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行动方案(2022—2035年)》,立足青藏高原特有资源禀赋,围绕高原病和高原相关疾病,揭示高原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多元影响因素,开展高原医学重大课题攻关,破解高原重大疾病难题,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者健康安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防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健康青海建设,服务高原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计划到2025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项目初具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加快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和高原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推动融合发展。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组织管理构架、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高原医学科研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计划到2030年,高原医学基础、应用研究,科研创新和转化稳步推进,重大领域、重点疾病研究、国内外高原医学研究联合攻关取得初步成效。高原相关疾病、人才队伍、民族医药等专项研究积极推进,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计划到2035,高原医学研究青海高地基本建成,高原医学创新平台和应用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基础研究、重大疾病攻关取得重大成效,高原医学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高原医学研究、学术交流、民族医药、转化医学等领域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