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新闻发布之十六——青海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再发力

时间:2024年05月21日 15:44 【字体:

    2023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部委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文件最新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9部门制定《青海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持续深化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省共36个县开展医共体建设,组建县域医共体42个,覆盖57家县级医院、338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医院帮扶带动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家庭医生服务签而有约,基层看病就医更加方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促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实施方案》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
    一是把握重点,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共体。《实施方案》明确县政府是医共体建设的责任主体,各县要组建由政府、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医保、药监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和医共体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医共体建设推进机制。厘清医共体建设权责利关系,制订完善政府办医、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外部治理三张权责清单。
    二是部门协同,完善医共体推进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医共体内推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运行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整体核定医共体内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统一纳入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分配范围。医共体按照成员单位核定的人员总量和岗位机构比例统一岗位设置方案,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
    三是创新形式,强化医共体服务模式。《实施方案》明确加强医共体与城市医院的合作,城市医院对医共体派出至少3名以上专家给予医疗、护理、管理等常年驻守指导。推动医共体牵头医院将“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共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医共体内信息化建设,建立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探索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列入医共体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其业务优势,有针对性地补齐基层短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四是多措并举,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开展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中藏医馆建设等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制定县乡村三级疾病诊疗目录,完善转诊病种及管理办法。结合县域常见病、多发病加强教育阵地和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引导辖区居民养成规范就医和用药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医共体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形成,县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县域就诊率达到90%左右,6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提高到55%左右。到2030年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协作密切、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