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健康委2020年政策解读材料发布之三十六——坚持“四个聚焦” 用好“四种支援” 医疗对口援青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2020年09月01日 00:00 【字体:

 2010年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省市以及辽宁省、沈阳军区部队医院与我省建立对口援青机制,“十三五”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与我省西宁市、海东市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关系,至此,我省两市六州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实现全覆盖。近年来,各支援省市聚焦项目、人才、新业务、远程医疗等领域,倾力开展资金、智力、技术和网络“四种支援”,架起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省打好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一、聚焦项目实施,用好资金支援,加快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各支援省市结合我省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安排资源,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给予精准援助,累计投入资金14.14亿元,有效补齐了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北京市支援玉树州9421.9万元实施了血液透析室、疾控应急库等多个对口支援重大项目。上海市支援建设州藏医院、州人民医院医技楼,实施玛沁、甘德、久治县级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楼等66个项目,总投资2.44亿元。浙江省支援海西州格尔木市急救中心、德令哈市妇幼保健院等34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1.35亿元。江苏省投资3亿元,援建海南州中藏医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乡镇卫生院基础能力建设等13个项目。山东省投资2.94亿元,用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其中,海北州鲁青高原康养中心投资达2亿元,是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单体援建资金最大的项目。天津市支援黄南州州医院医技综合楼、州藏医院药浴楼、尖扎县藏医院等项目建设,总投资5776.42万元。南京市投资3360.62万元用于西宁市医疗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项目建设,其中1952万元用于村卫生室标准化修建,大力改善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无锡市投资8185.5万元用于海东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其中6935.5万元对553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及配备医疗设备,助力海东市全面完成基本医疗有保障“空白点”消除工作。辽宁省和沈阳军区部队医院通过捐赠、购置等形式,帮助受援医院填平补齐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短板,累计投入1.69亿元。

 二、聚焦人才培养,用好智力支援,倾力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各支援省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大力开展智力帮扶,相继选派50名领军人才担任我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干部,广泛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累计选派1500多名援青技术骨干驻点帮扶,通过开设专家门诊、带教查房、手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传帮带培”,多途径加强人员培训,此外,我省累计派出2440多名各类医疗骨干人才赴支援省市进修学习,各受援医院人才素质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北京市采取“师带徒”方式,选派87名医疗卫生人才赴玉树州开展急缺人才培养工作,并安排146名人员赴京接受继续教育。上海市派驻331名专家赴果洛州开展“组团式”帮扶,接收166名医疗卫生专技骨干进修学习。浙江省组织112人次帮扶海西州9家州县级公立医院,培养了当地35名卫生管理干部和174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江苏省派送444名医疗卫生专家赴海南州进行业务指导,设立对口帮扶海南州卫生健康人才培训基地,累计举办专业培训班22期,接收869余名骨干进修培训。山东省通过实施“一对一”导师培训机制、内地跟班学习、惠民医疗活动等方式,组织344名医疗专家到海北州开展支医帮扶,培养骨干人才230余名,并每年为全州免费培养3—6名临床急需的专科护理骨干。天津市选派49医疗专家到黄南州广泛开展“传帮带培”活动,400余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赴津开展培训进修和交流学习。南京市先后选派54名专家赴西宁市受援医院进行帮扶指导,组织153名医护人员到对口支援医院进行业务学习。无锡市累计派驻79名专家到海东市各受授医院开展业务指导、手术示教等帮扶工作,每年投入5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海东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受益人数达267名。

 三、聚焦学科建设,用好技术支援,增强医疗卫生机构“造血”功能

 各支援省市通过技术输入、学科专科建设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新业务新技术320多项,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受援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北京市援助玉树州建立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PCR实验室、高原适应研究康复玉树分中心等14个新学科,相继开展168项新技术、新业务。上海市帮助果洛州成立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成功实施12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帮扶团队免费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200余例,先后完成包虫病筛查28.63万人次,管理包虫病患者4805例。浙江省帮助海西州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高难度颌面外科手术,填补技术空白50项,新增检验检查项目27项,其中4项技术达到青海省领先水平。江苏省帮扶海南州打造重点学科专科16个,推广剖宫产、卵巢囊肿摘除术新技术新业务15项。山东省实施建一个品牌科室,帮一个重点专业,带一批骨干人才的“三个一”工程,累计为海北州新建“郭刚恒中医工作室”等11个特色科室,帮扶鲁青眼科中心等25个重点专业,填补30余项技术空白。天津市帮助黄南州建立医疗质控体系,开展2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指导黄南州人民医院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技术水平在全省州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南京市帮扶西宁市、县医院开展无创呼吸机救治急性心衰、腹腔镜黏膜下肌瘤套扎术等新技术、新业务30项。无锡市帮扶海东市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项,新建循化县人民医院、乐都区人民医院等8个科室,持续提升受援医院专病诊科水平。

 四、聚焦远程医疗,用好网络支援,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各支援省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优质卫生资源,与受援医院广泛搭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大力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和远程医学教育等远程智慧援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北京市加强与玉树州远程医疗合作,累计实现远程会诊19次,远程影像2042例,远程心电2903例,持续加大远程医疗帮扶。上海市投资1175万元为果洛州建设白玉兰远程医疗系统,为全州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手术示教、远程查房等服务。浙江省加大海西州远程医疗教学系统建设帮扶力度,投入1730万元援建海西州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工程和格尔木市“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累计实现远程会诊109例,举办远程培训授课185场次,4766余人次参加培训。江苏省与海南州积极搭建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建立以州、县综合医院为中枢的诊断、教学、会诊中心,累计开展远程会诊165人次,诊疗23610人次,实施手术1200余例,参与抢救危重病人480余例,讲学200余课时,免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100余人次。山东省投入300余万元建成海北州第一、二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和远程医学教育系统,实现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会诊和远程电子阅览室全覆盖。天津市安排800万元支援黄南州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能力建设,搭建与天津市优质医疗资源互联互通、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加快受援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南京市累计与西宁市三县开展远程医疗132次。无锡市与海东市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区、平安区建立跨省远程诊疗平台,累计开展远程会诊20余例,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共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