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发秀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儿童青少年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干预项目为抓手,综合施策、靶向施治,行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引领、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工作新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开展全省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与干预
我委积极与省教育厅沟通协调,结合省情实际,依托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在全省开展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与干预工作。近5年,筛查与干预工作范围逐年扩大,累计筛查学生31万余人次,实现县级全覆盖。2023年全省中小学生近视率为44.10%,较上年下降4.66%。各级疾控中心、各类学校每年多渠道、多范围、开展形式多样学生近视干预活动,初步形成“医、教、疾控、学校、家长”五位一体预防学生近视良好局面。累计发放近视宣传折页8万余份、宣传物品4万余份,开展专家进校园及主题讲座100余次,举办手抄报比赛等主题活动90余次。
二、切实强化中小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
全省45个县(市、区、行委)疾控中心每年度组织人员在各自辖区每所监测学校随机选择6间有代表性的班级教室,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方面开展现场检测,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每年度监测学校200余所、教室1200余间,监测结果及时通报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学校提出整改建议,指导做好整改工作。
三、积极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
2020年,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我省确定海东市乐都区、海北州门源县、黄南州泽库县为青海省第一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2021年确定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互助县、海南州共和县和贵德县、海北州海晏县、海西州格尔木市、玉树州玉树市和称多县、果洛州班玛县和久治县10个县为全国第二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推广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探索地方先进经验和成效。省卫生健康委多次邀请对口帮扶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指导我省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升我省防控工作水平。
四、组织实施学生视力电子档案建设
我省不断探索推行学生健康档案电子化改造和干预方式智能化升级工作,2023年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疾控中心搭建了青海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信息化系统及儿童青少年视力自测及AI预警干预服务平台,实施连续性监测及个性化干预,既提高监测数据利用率,又大幅提高监测和干预工作效率。
五、不断加强眼视光筛查专业能力建设
各地充分利用环湖支医、青南支医、援青和对口帮扶省份优势力量,有计划地配备眼科检查设备,并开展医疗技术帮扶、专业人员进修培训,提升各地眼视光筛查专业能力,着力缓解医疗机构缺少监测设备、眼视光人员匮乏等制约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瓶颈问题。2023年省疾控中心与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2期全省眼科验光师理论和操作结合的封闭式培训,建立了一支眼视光筛查专业队伍。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干预,全力保障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一是协同推进监测干预。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学校沟通和协调,协同推进全省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二是研究推广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在近视防治方面的优势,组织省中医院、省藏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探索中藏回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在近视防控中的运用,提升近视防控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青海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导中心,充分发挥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专家的技术专长,提升我省近视综合防控能力。四是优化升级信息系统。争取项目资金,更新学生近视筛查与干预系统模块,强化部门合作,动员和鼓励学生父母主动开展视力自测并上报有关数据,实现监测数据的即时上传,做到早预警、早干预。五是统筹推动多病共防。积极推广《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等防控适宜技术,推动学生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心理健康等常见病多病共防,提高学生监测干预成效。
联系人:张成隆 联系电话:0971—8139112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
2024年7月23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