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3000001/2023-02839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10-10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 2023-10-10

索 引 号: 1163000001/2023-02839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10-10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 2023-10-10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58号提案答复的函

【字体:

梅中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提案

提出的意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委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夯实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一、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19起,我省全面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将医共体成员单位转变为牵头医院分院,调整管理体制、统筹编制资源、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耗材管理,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和拓展服务,使其管理更优、机制更活、自主权更大。相继出台《关于加强青海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等多方面配套政策文件。2021年又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的意见》,通过建设医共体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结构更优、功能更强、服务更好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36个县开展医共体建设,组建县域医共体42个,覆盖57家县级医院、338家基层医疗机构。36个县自评达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的县21个,占比57%36个县中,30个采取单一医共体模式,占比83%6个采取多个医共体模式,占比16%42个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为县人民医院的30个,占比71%;牵头医院为县中藏医医院的12个,占比29%。通过省级医院帮扶带动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基层看病就医更加方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中,达到活动标准占比提升至40%,创建社区医院18家。

二、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高海拔地区卫生健康人才紧缺的工作实际,立足基层服务实际需求,从优化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加强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加大本土卫生健康人才培育三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激励保障机制。二是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在县域医共体内部实行人员总量统一管理、统一招聘、统一调配、统一培训,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按照核定人员总量确定岗位,在原核定人员编制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实行动态调整。三是在职称评定方面,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出台《青海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有关人事管理工作的通知》,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要求,突出职称评审时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可放宽学历等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优化调整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正高级比例调整为4%,副高级16%四是乡村医生培训方面。2016年起,依托省内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藏医药院校),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面向村卫生室招收3年制中高职学生实施免费订单定向培养,2016—2021年免费培养村医招录1599人,其中,大专1148人,中专451人。目前,全省有乡村医生6757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有1444名,占村医总数的21.4%;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水平的有5170名,占村医总数的76.5%我省已实现1所行政村至少拥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的目标。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2023年制定印发《青海省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符合条件的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通过省级组织的专项招聘,经上岗前培训,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到村卫生室服务,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三、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补助资金,努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条件。二是大力开展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省共培训中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206人,10县(区)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占比22%),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3%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2023年建设旗舰中藏医馆24个和中藏医阁94个,进一步在基层推广普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和外治特色疗法,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中藏医药服务。三是以慢病管理为核心,积极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的结合,使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使居民健康档案由个人基本信息记录转变为个人健康信息记录。将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慢性病管理的成效,达到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医学干预,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并发症发病机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四是做好县域帮扶工作。印发《青海省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在县域内组建巡诊团队,开展村级巡诊和乡级派驻服务工作,增强乡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五是加强宣传引导。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加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边瑛      联系电话:0971—8224275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

               20228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