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3000001/2023-02807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10-08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 2023-10-08

索 引 号: 1163000001/2023-02807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10-08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 2023-10-08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31040号 建议答复的函

【字体:

石林代表:

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围绕加强发热诊室(门诊)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明确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标准、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的建设,自2020年以来,全省各地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成发热诊室(门诊)429个,基本覆盖城乡基层,为新冠和流感样轻症患者就近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实行24小时热线电话和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对接居家治疗感染者的相关健康咨询、指导等工作,做到及时回应。二是强化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由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担任组长,吸纳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担任成员,负责制定村(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方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协助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传染病和重大疫情防控处置,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居民健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公共卫生职责。三是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明确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的标准,提高全省公共卫生人员总数。四是2022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有关人事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调整为4%16%∶50%∶30% ,调整后,高级和中级职称占比教上年分别提高了10%5%,为基层卫生人员注入活力,充分提升了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前景。五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创建工作,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开展自评自建,从健全临床科室设置和设备配备、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辖区综合服务水平三个方面开展全面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标准化水平。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出台活动方案,建立激励机制,省财政为达标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提供30-300万元不等的补助经费,已投入9270万元。六是为完善优化我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今年6月份,我委起草《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从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立多渠道引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激励使用机制、健全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提升县域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明确乡村医生身份落实社保政策、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更高要求,待征求完各厅局意见后印发。

(二)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持续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县域医共体内部成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负责辖区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及指导,推动将县级疾控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融入医共体,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指导作用,提高基层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牵头医院技术优势,引导牵头医院临床医生进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学习,自觉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做优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把预防为主落实到医疗服务中。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36个县开展医共体建设,组建县域医共体42个,覆盖338家基层医疗机构。二是2021年起,每年投入资金11400万元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其中30%的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用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人员培训和设备升级改造。三是2023年印发《青海省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在县域内组建巡诊团队,开展村级巡诊和乡级派驻服务工作,增强乡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四是2018年起,每年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共培训全科医生、护理、乡村医生等卫技人员6947人。2016年起,实施面向村卫生室三年制中高职乡村医生免费订单定向培养项目,连续招生8,已毕业1714人,充实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提高了乡村医生学历水平和服务能力。自2023年起,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全日制医学专业大学生到村卫生室服务,提高乡村学历水平和结构。五是印发《青海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方案》,每年对基层机构开展1次绩效评价,并提出合理发展指导性意见,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共同发展。六是试点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强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协作,推进医疗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人员、信息、资源、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建立防治结合的服务模式,落实公共卫生职责。提高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参与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七是2023年,为有效解决基层卫生人员不足的实际问题,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通过继续实施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加强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加大本土卫生健康人才培育,完善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待遇等方面,有效解决基层卫生人员不足的实际问题。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28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3.6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达到1人。到203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医疗资源和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两名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按照2022国家最新颁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力评价标准(2022年版)》要求,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存在房屋面积不达标,科室不完善,设备不足老化等情况。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人才队伍总量仍然不足,基层卫生机构人才留不住、下不去的问题仍然突出。同时,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公共卫生医师和全科医生的问题三是我省地域广、人口居住分散,医疗服务半径大,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薄弱,因缺乏资金支持,目前,还未有效实现全省基本公卫、家庭医生、HIS、专业公卫机构等医疗卫生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基层远程诊疗系统也还未完全建立。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完善激励政策,推动全科医生人才政策落地生根。持续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积极推动乡村医生乡聘村用

二是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积极引导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推动将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影像诊断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待遇费用和个人健康状况等数据互联互通,为患者双向转诊、疾病监测、群体公共卫生风险预警等提供信息支撑。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人员与临床人员交叉培训,相互学习补充,培养基层临床和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引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联系人:李萍    联系电话:0971—8251254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

                                                20237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