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团员,我要去;我是青年,我可以……”1月27日,当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向全院医护人员发出倡议驰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后,在报名群里,今年27岁的沈美英这样写道。
沈美英,1993年出生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汉族,共青团员。2014年6月毕业于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8月参加工作,成为青海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一名护士,于2015年8月轮转至急诊内科,工作至今。
今年1月,湖北省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并组织19名精兵强将援鄂抗疫。沈美英就是其中一个,她也是第一批队伍中年龄最小的。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很热爱护理专业,虚心好学、积极上进,对待病人就像亲人一样,呵护有加。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病人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爱。她组织纪律性强,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同事及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日常工作中,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耐心细致地为病人做病情观察。尤其是她在抢救病人时的临危不乱,井然有序,受到很多同事和患者的称赞。每次抢救病人她都会第一个冲上去,协助医生抢救,正是因为她的胆大心细,才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护理操作本领。
沈美英是一名性格开朗、活泼,富有爱心的共青团员,也是一名积极向上的青年护士。
疫情发生后,在得到医院要抽调人员组成防疫梯队,她第一个报了名,在接到医院的通知要抽选人员赴湖北支援武汉,给她打电话征求意见时,她毅然决然地说:“我去,我去”!没有一丝犹豫,更没有丝毫顾虑。今年27岁的她,家里还有一个1岁10个月的宝宝。平时,孩子都由她来照顾,喂饭、洗衣、做饭、陪着玩,当她离开时,她把孩子交给了丈夫。
在前往湖北武汉驰援工作前,医院为他们进行了强化培训。“培训很苦的,但为了我们到达一线立马投入工作,每天都要咬牙坚持,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因为我们是和病魔在作斗争。” 沈美英说。1月28日,沈美英跟随青海赴武汉的第一批支援医疗队从西宁市出发,踏上了抗击疫情的征程。很多人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与病魔抗争,与死神较量,随时都会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在她的脸上、眼里,我们没有看到丝毫畏惧,只有坚毅。
在到达武汉后,沈美英立马投入到培训中,仔细看着指导老师的动作,熟记每一个流程和细节,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最后,顺利通过院感专家的考核,成为了普通护理组的一员。
在正式进驻医院的第一天,她作为第一批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进入了病房。那天,她和同事一口气接受了20个患者,并且安置妥当。从早晨七点半开始工作,等他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二点,护目镜都是雾,鼻子和脸颊也被口罩压出深深的印子,等脱下防护服回到住处已是凌晨两点多。
时至今日,赴鄂抗疫已半月,科室运转已经入轨道,隔离班,外围班,她都上的很流畅,工作认真,踏实仔细,负责慎独,严谨细心,获得了当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她在一篇名为《隔离病毒,隔不了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省医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共青团员和青年护士,穿着防护服走进病房的那一刻,满眼都是病人眼中的恐惧和不信任,随着工作的开展,我渐渐的能理解他们的恐惧与不信任。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治愈疾病,他们更需要心灵的抚慰和关怀!
在谈到她的宝宝时,沈美英双眼湿润,她说,其实很想念宝宝的,离开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宝宝每天吃的怎么样,每晚想视频看看孩子,但等下班后,孩子已经睡着了。她说,她又不愿在视频里看到孩子,害怕自己会哭,害怕孩子哭着要妈妈,害怕看到孩子想家。
“经过一天天不懈的努力,我看到了她们对我的微笑,看到了他们对生的向往,这些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感谢的话语;一声日常的叮嘱,似乎我们不再是护患,更像是战友,互相激励,一路前行。防护服隔离的只是距离,却隔不了爱。”沈美英说道。
青海省人民医院急诊、门诊、健康管理部团支部是青海省人民医院团支部中较大的支部成员,支部内有共青团员50名,每一位都是优秀的医护人员,沈美英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时间请战,援助武汉。她不是不害怕,她不是不爱家庭,但是她想的更多的是责任,是那份还有很多的家庭需要帮助的善心。没有怨言,没有退缩,她的这种精神正是入团时的誓言: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共青团员和青年职工学习。
沈美英,你是最棒的,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等你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