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卫健委关于开展对青南三州医疗支援帮扶的部署和要求,青海省人民医院青南支医玛多医疗队14名(半年轮换3名)队员,于2021年1月赴玛多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支援帮扶工作。一年时间,支医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和防疫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配合县人民医院班子和院领导,带领全体队员主动开展传、帮、带等帮扶工作,努力在医院硬件改善,软件提升方面贡献医疗队的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初心使命,扎实开展支医工作
一年里,支医队全体队员和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同呼吸、共命运,高效完成了5.22玛多7.4级地震的医疗救护工作,坚决抵御了新冠疫情的侵袭。同时,与县医院共同努力,在日常诊疗、医保系统、绩效考核、包虫病筛查、医疗保健、人员培训培养等方面做许多工作。
一年中,平均日接诊量30人(次),开展疑难病例诊断50余例,组织全员专业技术培训80课时,开展医疗保健600人(次),新冠疫苗接种1.8万人(次),筛查肝包虫病500人(次),开展青少年结核病筛查3000余人(次),在“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庆点,开展针对妇女、部队官兵的各类义诊14次,在世界图书日之际,为玛多县人民医院捐赠专业书籍70余册。
二、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取得“抗震抗疫”的全面胜利
5月22日玛多发生7.4级地震。支医队主动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震后不到24小时,队员们就在现场搭建了青海省人民医院灾区帐篷医疗点,及时对受伤群众开展救治。在整个救灾过程中,支医队员服从指挥,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支医队员随医疗小分队下到黄河乡开展灾后健康巡检,2名支医队员长期驻扎花石峡镇卫生院,克服生活困难,守护小镇老百姓身体健康。震后两个月,县医院由帐篷医院转战临时医院。支医队积极参与县医院及花石峡卫生院搬迁过程中,不仅把各类医疗设备拆装、运输、安装到位,还要把帐篷及其他生活用具拆卸归还民政部门,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克服高原缺氧环境,顺利完成搬迁工作,保证医疗工作不断档,患者看病不耽误。
三、帮扶帮“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面对基层医疗专业人员欠缺,专业能力不高的现状,支医队员群策群力,认为只有提高当地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当地的医护人员技术提高了,才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所以队员们主动开展传帮带工作,每周三开展一次业务学习,由支医队老师轮流授课,传授核心技术。每周四疑难病例讨论,另外采取走出去方式,在消化内科领导的帮助下,选派1名大夫到我院进修三个月,为下一步开展胃镜储备人才。在院图书馆周主任的鼎力支持下,为玛多县医院捐赠70余册专业书籍。在医务科和人事科的协调下,派高雨田同志前往县医院开展绩效体系的建立,使玛多县医院逐步超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2月的玛多县,白雪覆盖,青南支医玛多医疗队完成一年的支医工作任务,即将返程。离别之际,玛多县委县政府召开总结欢送会,县委书记丁凤山代表县委现政府向支医队赠送了“良医有情解病患 高尚医德为患者”的锦旗。
玛多支医队队长高莉在发言中表达了对玛多县委县政府的感谢,表示支医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得到了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通过支医,弘扬了玛多精神,淬炼了一年的支医工作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坚守奉献党课,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了今后奉献卫生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会上每位支医队员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对玛多县医疗卫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预祝玛多县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青南支医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中央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医疗力量下沉和基层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缩小区域间医疗服务供给差距,有效满足群众方便、快捷获得优质医疗需求,提升牧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支医队员们充分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务,获得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