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全国俊贤、汇八方力量,扎实做好包虫病攻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大力推动我省包虫病手术“清零”

时间:2020年09月22日 09:39 来源: 【字体:

  “彻底消灭肝包虫病是我毕生的追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曾这样说。作为当今中国肝胆外科的领军人物之一,董家鸿院士及其团队不远千里,为青海包虫病患者健康福祉而奔走忙碌,足迹遍及玉树、果洛、海西等包虫病高发地区,为青海包虫病科学防控事业倾心尽力,保驾护航。 

  2020年7月20日,首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以柔性引进人才方式招才引智,集聚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为青海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就在此次洽谈会上,董家鸿院士与青海签约。这次“牵手”,正式拉开青海包虫病手术“清零”的序幕,在董家鸿院士的感召下,全国各地肝胆外科精锐力量齐聚青海,董家鸿院士率领团队先后4次踏上高原,为青海包虫病患者倾心尽力,吹响全面开展包虫病手术“清零”行动的号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年)》省政府提出力争在年内“清零”现有需手术治疗的包虫病患者的目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董家鸿院士刚忙完战“疫”,就迅速召集人马赶来灭“虫”,在他的心里,人民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他什么都豁得出去。州医院的力量不足,他就带着团队赶到州医院义诊、手术;县医院的底子薄弱,他又召集国内多个顶级团队坐镇县医院会诊、示教。头疼、失眠、呼吸困难……一系列高原反应来袭,即便吸氧、服药他也要坚持。越是用心付出,越是难以割舍。在董家鸿院士心底,青海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唤他“董爷爷”的卓玛,也有视他为健康“保护神”的扎西。

  7月25日,他还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查阅复杂包虫病患者病例资料及查房,为包虫病患者制定个体化且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案,并主刀开展疑难包虫病复杂手术。7月26日,他又出现在玉树州人民医院、玉树八一医院包虫病患者的病房,开展义诊活动以及复杂包虫病手术精准切除示教,累计义诊病人40余人,开展复杂包虫病手术13台。

  8月3日,他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吹响青海省包虫病手术“清零”的号角,并提出“应治尽治”“应术尽术”“应访尽访”的行动纲领。8月4日,他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樊海宁陪同下奔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正式拉开包虫病手术“清零”行动的序幕。

  8月26日,董家鸿院士再次来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他仔细查看了来自果洛州班玛县19岁患者保毛的肝脏情况、病灶特征,手术难度非常大,董家鸿院士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樊海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执行主任卢倩认真讨论,最终敲定了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与肝胆胰外科和手术麻醉科团队通力合作,经过整整十个小时的接续奋战,成功完成手术。

  9月15日,青海省包虫病救治工作推进会暨包虫病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会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召开。董家鸿院士团队查房、复杂病例讨论、讲座培训、手术示教,推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成立包虫病病区,并将“中国医师协会包虫病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这块沉甸甸的牌匾挂在了这里。9月16日,董家鸿院士团队以及国内多个顶级肝胆外科团队分赴果洛、玉树,在达日县人民医院、玉树州人民医院、玉树八一医院,包虫病手术“清零”行动正如火如荼。

  “妙手仁心,静候花开。”董家鸿院士在包虫病患者最需要的三江源地区悉心耕耘,将忙碌的身影留在了三江源头,用行动深刻诠释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在董家鸿院士及其团队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下,为我省大量包虫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切实推动包虫病的规范化诊治。除此之外,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他还多次借助中国医师协会的平台,组织调配全国优秀的医疗专家进驻青海开展包虫病“清零”行动,为“健康青海”建设做出不懈努力。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包虫病的防治是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一项健康扶贫的关键工作,在董家鸿院士的率领下,青海正向着包虫病手术“清零”的目标大踏步迈进,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擎画蓝图、科学部署;也离不开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聚天下英才用之”,千方百计引人才,形成抗击包虫病的合力;更不开董家鸿院士的倾心尽力以及我省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兢兢业业耕耘、默默无私奉献。

  寒冬即将来临,可三江源地区包虫病患者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因为有董家鸿院士,因为有你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