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至9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分两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信息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新进展国家级CME培训班”,旨在为护理工作者了解我国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探索未来可发展的方向提供思路。全院30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并获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张永栋致开幕词,他首先代表院领导对疫情控制平稳后,医院顺利举办第一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表示祝贺。并指出:“护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院护理信息化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可改进之处,希望全院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利用大数据实现预测与改进,使我院信息化护理质量安全与管理迈上新台阶。”
护理部主任黄新的讲座题目为“借助信息系统推动护理质量提升”,她结合国内外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在国家政策及技术发展推动下,医院His系统、护理管理系统、在线教育系统等三大护理信息系统并驾齐驱,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今后的护理管理信息化会引导全院护理人员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和数据融合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护理管理中,以患者为中心,创新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黄新主任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品管圈应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抛砖引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院上下继续使用QCC的科学质量管理手法解决医院信息化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的授课中,护理部副主任邓丽君、仝海英、怡萍,以及急救中心科护士长刘霞,内科科护士长李千红,外科科护士长李守兰,急诊ICU护士长姚青,肝胆外科护士长马洁等授课老师,以信息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主题,从不同的切入点开始授课,内容涵盖信息化护理质量评价、护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护理敏感指标信息上报、护理教学信息化管理、护士培训信息化管理、护理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电子护理文书等信息化的护理工作。让在场人员充分了解了信息系统在患者住院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衡志刚以“智慧护理 未来可期”为主题,讲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医院现运行的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讲述,延伸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护理带来的大变革。并以“怎么样才能建设临床护士觉得好用的信息系统”为问题,与现场护理人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指出,信息化建设要高度融入临床思维,系统充分契合实际工作流程。为今后的信息化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组部第二十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志华教授分享了“如何撰写护理论文”,牢牢抓住护理人员论文质量不高的薄弱环节,以非常落地的讲授方式,为大家讲授了个案论文的撰写方法。倡导护理人员紧紧抓住身边特殊、罕见、隐匿的病例,熟悉病情,严密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勤于思考,对于困惑的、难鉴别的护理问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护理现状,在新的护理指南或新措施发布时,抢占先机,积极投身论文撰写和科研构思,利用信息系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参加培训学习的护理人员受益匪浅。
信息化手段作为目前医院发展的方向,在医院的实际应用中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化手段新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同时,信息化手段能够让护理人员高效办公,节省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可以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智慧护理,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