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10时20分,青海最后两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青海确诊病例全部清零。喜讯传出,青海人的朋友圈被刷屏。疫情地图上青海由红变白的背后,是六百万青海儿女战疫必胜的信心。
青海疫情地图变白
立春后,回暖的不只有青海的天气,还有青海的疫情数据。
2月5日9时30分,首批3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2月11日16时,两例治愈出院。
2月12日14时30分,4例治愈出院。
2月13日14时,两例治愈出院。
2月15日14时,两例治愈出院。
2月18日10时,1例治愈出院。
2月18日14时,1例治愈出院。
2月19日11时40分,1例治愈出院。
2月21日10时20分,最后两例治愈出院。
从1月25日青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到18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8个日日夜夜,这背后凝结着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救治智慧和医者仁心。
时间回到1月23日,青海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成立应急医疗队,紧张和压力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
面对危机,我省立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立医疗救治专家队伍,指导并参与全省医疗救治工作。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请缨进入隔离病区,担负起战疫重任。
每一名治愈患者身后,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省级医疗救治组专家对每例病例及时共同制订治疗方案,对于疑难或重症病例,通过邀请省外重症、呼吸等领域国家救治组专家线上会诊,给予每例病例最精准的治疗。
在患者救治过程中,专家组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注重中西医结合,在实战中提升救治能力,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月10日,专家组率先给予1例重型、2例危重型和1例普通型康复者恢复期病例血浆治疗,效果显著,4个病例现已全部康复出院。
治疗重症患者过程中,专家组结合高原地区血氧饱和度低于平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高海拔地区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氧合指数诊断标准校正的建议。2月18日,国家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将我省专家组的建议纳入国家诊疗方案。
从医院收治首例观察入院病例后,所有医护人员就立即穿好防护服进入战场,开始了紧张又繁重的救治、护理工作,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治愈患者,不惧被感染的风险,用生命守护着生命。
鲜花送给最美逆行者
2月21日上午,青海最后两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跟他们一起走出隔离病区的,还有医护人员。以往是医生护士为出院患者送鲜花,这一次,一束束鲜花送到了这些最美逆行者手中。
抗击新冠肺炎战疫打响后,隔离病区医务人员与病魔、与防护服的斗争也随之展开。从刚开始穿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闷得慌,再到后来坚持五六个小时。从开始对疫情的担心恐慌,到后来给予患者治愈信心。
“快过来拍照……”送走一批又一批患者,隔离病区连续工作多日的医护人员总算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对着镜头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第一次走进医院时,隔着隔离病区的玻璃,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这一次,口罩遮不住的,是他们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青海地图变白,就是对我们战疫一线所有医护人员日日夜夜付出的最大鼓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隔离病区的医生护士们的心声。
脱下防护服,他们的双手要比常人粗糙许多,耳朵和脸上还有被口罩和护目镜勒过的痕迹。他们中有的人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走出隔离病区后,他们依旧不能立刻返回家中和家人团聚。他们在一次次地与病魔抗争和较量中,变得勇敢又无比坚定。
我愿意捐献血浆
“感谢所有照顾我的医生和护士,谢谢你们,这面锦旗送给你们。”
上车前,一名出院的患者感恩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 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地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郗爱旗手中。
“回去后要听医生的话,好好在家休养和调整。”“有什么事及时给我们打电话。”临走前,医生一遍遍叮嘱着出院患者。这名患者表示:“如果需要血浆,愿意献出。”。
看着患者从被确诊时的恐慌,到治疗中逐渐建立信心治愈出院,再到愿意为其他患者献出血浆,呼吸六科主任李积杰跟患者一起经历了这场充满危险和温馨的战斗,他们给予了彼此信心,是隔离病房里一起对抗病魔的战友。
从1月21日紧张备战,到2月21日确诊患者清零,这一个月里,李积杰坚守在战疫一线,随着最后一名患者出院,他时刻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李积杰是最早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之一,在隔离病区的每一天,他和所有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救治患者。李积杰说:“每次看到跟我一起奋战在一线的一张张年轻又熟悉的面孔,我都很感动。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冲锋一线,全力救治患者是我们的职责。青海确诊病例清零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消息,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疫情地区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