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聚力 “面对面”指挥 “心连心”抗疫

—海南州疫情防控常备工作组高效指导涉疫地区开展疫情防控

2022年11月24日 来源: 海南州卫健委

 11月份,我州多地再次发生输入性疫情,疫情形势再次变得严峻复杂。疫情发生后,州卫健委高效发挥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快速反应、靠前指挥,由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第一时间抽调州级疫情防控常备工作组分别赴共和、兴海、贵南处置疫情,指导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社区管控、转运隔离、医疗救治、感染控制和环境消杀等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力量支撑,“手拉手”聚力、“面对面”指挥、“心连心”抗疫,为有效控制全州疫情、保障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快速反应,组织力量与各地“手拉手”。10月21日,兴海县羊曲电站发生输入性疫情,接到信息报告后,州指挥部办公室第一时间反应,主要负责同志当即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原因风险,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召集州级相关人员组成指导组随同州指挥部领导一起前往兴海县境内的羊曲电站开展疫情防控指导,以最快速度抵达羊曲电站,根据两名输入性阳性感染者的活动轨迹迅速开展流调、尽快排查疫情风险,为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争取了宝贵时间。兴海羊曲疫情在一个潜伏期内得到妥善处置,未发生社会面的传播。11月1日,共和县发生疫情,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迅速带领常备工作组从兴海疫情一线直接转战至共和县疫情处置一线,并根据共和县存在社会面传播的风险,与省州专家精准研判,不断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11月9日贵南县发生输入性疫情,正在共和处置疫情的州卫健委主要领导、分管及疾控中心负责人迅疾前往贵南县过马营镇指导开展疫情防控,第一时间转运阳性感染者至定点救治医院,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迅速开展流调、核酸检测等,贵南县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11月12日兴海县发生疫情后,州卫健委安排1名副主任随同州指挥部领导前往兴海县与兴海县指挥部共同开展疫情防控。从此次发生疫情的处置时间来看,州县指挥部在深刻总结8月份输入性疫情经验基础上,处置时间更快、动作更为娴熟、成效更加明显。州卫健委全面掌握全州疫情形势,迅速反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与各县“手拉手”聚力,连结起疫情防控的有力臂膀。

 靠前指挥,走进现场与各地“面对面”。羊曲电站的疫情是本轮疫情的首发,疫情发生后,州卫健委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结合日常应急防控储备经验,关口前移、靠前指挥,把州级疫情防控指挥指导力量下沉到疫情发生地第一线“面对面”进行指导。共和县城乡结合部的大丰收餐馆检测出首例阳性感染者后,州卫健委充分利用属地近距离的优势,集中优势防疫力量对疫点进行了管控,安排一名副主任带队与共和县指挥部进行合署办公,提级疫情防控体系,提升疫情处置水平。从11月2日至18日,州卫健委坚持与共和县指挥部联合办公,昼夜奋战,并指派2名防控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驻点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同时,州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防疫人员全面加入到共和县疫情防控。贵南县发生疫情后,州卫健委主要领导带领州级疫情防控常备工作组迅速赶往贵南县过马营镇,在疫情发生地过马营镇成立前方指挥部,指导开展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州卫健委行政领导4人分别参与指导各地疫情防控,组织防疫人员147人次,其中流调溯源30人次,核酸采样60人次,医疗救治15人次,环境消杀42人次。医学隔离观察阳性感染者211人,排查密接1222人,均采取了相应隔离管控措施。

 指导抗疫,同体共答与各地“心连心”。海南州卫健委有效承担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职能,无论在未发生疫情的2年多的应急准备阶段还是自今年8月份发生输入性疫情的处置阶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大局意识,积极储备应急防控力量,优化疫情处置流程,提升疫情防控水平。此轮疫情发生后,州卫健委重点对疫情防控任务相对艰巨的兴海县、共和县、贵南县进行了力量支援和防控指导,行政管理和专业防疫人员组成州级疫情防控指导组第一时间前往疫情发生地指导开展疫情防控,58名州级防控人员充分发挥“医者仁心”初心和“治病救人”使命,克服家庭、生活以及自身健康等困难,积极响应州指挥部的动员号召和州指挥部办公室的综合调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义无反顾在疫情任务最艰巨、疫情风险最严重的地区与当地防疫人员一起“心连心”,在寒冷的冬季里共同续写我州疫情防控的感人篇章。州卫健委和防疫人员表示,始终坚持“外方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贯彻省州指挥部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综合组关于优化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防控措施取得疫情防控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用疫情防控的成效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州卫生健康系统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