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信息 > 卫健信息

推动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有“医”靠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7:27 【字体: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持续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建立健全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宁市四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机制。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需求,印发《关于推动省垣医疗资源向西宁市四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的通知》,引导省垣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优先选择基层首诊,帮助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服务能力,为推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援医院、受援机构深入沟通协商,将受援机构实际能力和群众健康需求作为医疗资源下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员下沉为核心,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急危重症转诊绿色通道,突出康复、老年、中(藏)医、内儿、口腔、妇科、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安宁疗护等相关特色科室建设,促进技术、服务、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原则上,每个支援医院每周派出专家不少于3人,派出专家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受援机构统筹安排并公示下沉专家工作时间,保证机构每周至少有3名临床专家下沉且时间不少于3日,每日不少于半天。

二是建立长效协作联系机制。支援医院积极开展面向受援机构及辖区居民的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在线复诊和长期处方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线上诊疗、护理、签约履约等服务。同时,加强互联网诊疗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安全。西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健全省垣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管理制度。支援医院、受援机构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完善患者转诊指征和流程,形成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服务模式,建立健全转诊档案,为患者提供有序衔接的闭环转诊服务。

三是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支援医院全(专)科医师、药师等医务人员以个人或加入团队方式为受援机构辖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通过对口支援、多机构执业、购买服务等形式,以受援机构为平台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拓展”要求落地生效。同时,根据城市社区居民就诊需求,将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向受援机构下沉。原则上,将10~15%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受援机构家庭医生管理支配,预留5~10%的床位供家庭医生上转患者。西宁市全人群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逐年提升。

四是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支援医院结合受援机构实际,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组建师资队伍,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到受援机构开展集中培训,师资团队巡回讲座、下沉专家临床带教及教学查房,以及利用医学教育平台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专项培训。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集中培训,每次不少于3天。同时,指导受援机构加强“结核、梅毒、炭疽、鼠疫”等传染病鉴别诊断、规范转诊、网络报告等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受援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采取长短期结合方式,每年选派医务人员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

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举措之一,通过“机制+专家+技术”方式,将有效破解西宁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无医共体牵头医院的难题。对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西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0971-8244534

wsjkw.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001号-5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1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14号